青岛大学主页  |   网上办公 | 收藏

  • 首页
    • 公告栏
    • 新闻之窗
    • 科技创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师简介
    • 工业设计系
    • 工程设计及理论系
    • 机械设计及制造系
    • 车辆工程系
    •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 工程训练中心
    • 外籍专家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科研工作
    • 科研机构
    • 科研队伍
    • 科研概况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实验室建设
    • 工程训练中心
    •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实验室
    • 机电实验室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
    • 车辆实验室
  • 学生工作
    • 思想教育
    • 招生就业
    • 职业规划
    • 心理健康
    • 奖助管理
    • 学团动态
    • 学子风采
    • 学生组织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组织建设
    • 学习园地
    • 党员风采
  • 校友工作
    • 校友活动
    • 校友信息
  • 对外交流
    • 学术讲座
    • 合作交流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机械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

2016年03月24日 00:00  点击:[]

机械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健康的人格品行、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与工作作风。

2、掌握机械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及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综合工程素质、知识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胜任该领域工程设计、研究开发、项目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跨学科合作任务,具有较好人文素质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进行必要的国际学术交流,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掌握和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4年。

三、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由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组成。课程学习一般在1年内完成,专业实践一般0.5~1年,学位论文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一般不少于1年。

四、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非学位课6学分。对非学位课中的选修课程范围允许适当放宽。必修环节不少于8学分。非学位课(选修)课程由导师根据培养要求选择,可以跨学科门类、跨学院选课。

五、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原则,除必修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 注重可选修范围宽、知识面广、综合性和先进性强、反映当代工程技术发展,突出“工程应用”特点,高度关注产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其中外语课程的要求是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基础类课程注重应用数学方法,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必要的计算软件,进行科学与工程的分析和计算;专业课程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以产品概念设计、部件与整体设计、工艺设计、控制设计与加工调试为主线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六、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要求学生深入企业实际,直接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使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企业文化,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上一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条: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学位点介绍

【关闭】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