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的梁家河岁月

上传时间 :2019-11-06    浏览次数 :

 

 

作者:夏泉 王菁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代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这是2013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以此勉励青年。在2014年5月北京大学的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青年学生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1969年1月13日,年仅15岁多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延安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在回梁家河“探亲”时说:“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这里,他度过七年知青岁月,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是锤炼党性,入党入团,扣好理想信念的扣子;二是勇于担当,干在实处,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扣好求真务实的扣子;三是勤学深思,修身养性,扣好提升执政本领的扣子;四是扎根农村,从“北京娃”到“村里娃”,扣好密切联系群众的扣子;五是过“五关”,脱胎换骨,扣好砥砺意志品质、铸就为民造福初心的扣子。梁家河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中国梦、初心的萌发地,也是其治国理政的起点。他在梁家河所建构的青春故事与青春记忆,引发的梁家河乡愁,是最好的人生励志教科书,这是一面人生的镜子,从这里我们或许能找寻到青春的答案,读懂中国梦,明了青年习近平是如何扎根农村,学习治国理政的本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  

    一、逃离险境,上山下乡:走进梁家河“窑洞大学”  

    梁家河位于中国西北角,是新时代中国最有名的小山村,属延安市延川县。延川县是黄河边一颗耀眼明珠,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始祖伏羲故里,黄河流经县境形成的“S”形乾坤湾启发伏羲发明太极八卦图与阴阳学理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源、黄河文化之源。延安时期,延川成为中共在陕北活动和建党较早的县份之一,是陕北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中心县份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志丹等曾在此活动。梁家河村隶属于延川县文安驿镇,该镇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210国道、延延高速公路(延安—延川)穿境而过,是陕北重要的驿站。文安驿镇是文化名镇,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小说于一身,成为在陕北感受驿站文化、高原文化、知青文化的最佳选择。  

    梁家河是一个在陕北乃至中国版图上最普通的地名。自文安驿镇往东南,沿新建柏油路走5公里就到了小村子。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在此生活近七年的习近平当选为总书记;2015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夫妇回到这里(原点),深情回忆道:“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从此,这个小山村走进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的视野,名传五洲四海,声扬神州大地,成为新时代中国最有名的小山村。  

    习近平与梁家河“结缘”于“文革”,时代背景与家庭蒙难是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插队的主要原因。  

    “文革”时期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习近平走进梁家河的大时代背景。1968年12月2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倡导知识青年下乡,积极动员城里同志将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子女送下乡,鼓励农村积极接受与欢迎知识青年来本地发展。习近平在回忆知青岁月时说道:“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1969年1月,习近平作为万千知青中的一员,踏上北京开往延安的列车。与其他小知青们的离愁别绪心态迥异,习近平当时的心情复杂特殊得多,他并没有像其他知青一样对远离家乡依依不舍痛哭流涕,而是带着微笑离开的。习近平2004年8月在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专访中说道:“去延安的专列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9年的1月份,全部都哭啊,那整个专列上没有不哭的,就是我在笑,当时车底下我的亲属都说,你怎么还笑?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了,我走这不是好事吗?你们哭什么呢?所以他们是破涕为笑。”而习近平的“笑”,与他的父亲习仲勋的遭遇及当时家庭境地密不可分。  

    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生于陕西富平,是陕甘边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以来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1959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1962—1978年蒙难,曾任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五、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习仲勋,1939 年在一幅约一尺长、五寸宽的漂白布上题写“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上款题“赠给习仲勋同志”,下署“毛泽东”。1945 年冬,中央在遴选西北局书记时,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明确表示:“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习仲勋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有两件事:“一是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一起创建了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块根据地。这块根据地成了中央红军历经艰险、万里长征后的落脚点和尔后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二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政南粤,站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向中央‘要权’,中央发布【1979】50号文件,为推进改革提供政策支持。于是,他带领广东省委‘一班人’,创办经济特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杀开了一条血路’。”其一生也曾两次蒙受大冤屈:“第一次,是在1935年中央红军即将到达陕北之际,被党内‘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构陷入狱,命悬一线,幸被党中央、毛主席解救;第二次是在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被康生一伙诬陷为‘利用小说反党’。”因为小说《刘志丹》事件(康生等认为其有严重政治问题,这部小说是在为高岗翻案,并散布“陕北救了中央”言论),关心这部小说创作的习仲勋等人被打成“习仲勋反党集团”。自1962~1978年,习仲勋遭诬陷立案审查达16年之久(先后下放洛阳矿山机器厂、北京关押监护8年、下放洛阳耐火材料厂)。  

    1962年习近平年仅9岁,还在念小学。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到作为中共元老的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革”中,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1966年,文革爆发。正在念中学的习近平作为“黑帮子弟”、“反动学生”被关进学习班。为暂避风口,习近平要求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老区延安插队落户。没想到,这一请求居然很快有了结果。  

    对于当时的艰难处境,多年后习近平是这样回忆的:“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文革’中我们家被抄之后,搬到党校里去。到党校后,因我有一股倔劲,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有什么不好的事都算在我身上,都认为我是头儿,我就被康生的老婆曹轶欧作为‘黑帮’的家属揪出来了。那时,我15岁都不到。他们说,枪毙够一百次了!我想一百次跟一次没什么区别,都一百次了还怕什么?……后来决定送我去少管所,当时少管所设有‘黑帮子弟’学习班。在要我去的时候,床位满了,大概要排到一个月才能进去。就在这时候,1968年12月,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于是我马上到学校报名上山下乡,我说,这是响应毛主席号召。他们一看,是到延安去,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去了。”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复杂特别的心情,习近平踏上前往梁家河的旅程,逃离了北京这一“险境”(“文革”重灾区)。  

    二、融入适应,主动作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习近平在梁家河一呆就是七个年头。《环球人物》在《青年习近平》(2014年12期)一文中这样叙述当年习近平下乡的情景:1969年1月,习近平搭乘一趟拥挤的知青专列,从北京驶向陕北。一天一夜后,火车到达铜川站,习近平等人又换乘汽车到了延安下辖的延川县。全是土路,一辆接一辆汽车行驶在陕北的塬上,扬起漫天黄尘,人人都是灰头土脸。一路颠簸后,习近平和其他10多名干部子弟跳下车,终于踏上这片黄土地。对延川县梁家河村村民来说,迎接北京知青可是件大事,像赶集一样热闹……这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足以让全村老少激动不已。  

    黄土高坡曾养育了习近平的父辈,此时又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个迷惘的青年。农村生活是艰苦的。村子名叫梁家河,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河,只有一条沟渠,雨季的时候里面才流淌一些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先辈们利用这种山坡地形顺势挖出一孔孔土窑洞,这是家。全大队200多名社员就住在这些土窑洞里。睡的是炕头、做饭用灶台、吃的是窝头,这一切,知青们都十分陌生。习近平被安排到二队一户社员闲置的土窑洞里。   

    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带着厚厚一箱子书和14名北京八一中学的知青一起来到了梁家河村。5男4女共9名知青被分在上队,习近平等6名男知青被分在下队(当时来自北京的1300名知青落户延川,包括习近平、史铁生、陶正、杨卫等;王晨1969年1月插队延安宜君县)。  

    初来梁家河的习近平对陌生环境充满不适应。在接受专访时习近平回忆:“我去的时候确实是有点漫无目的的,到了那儿以后呢,把他作为栖身之地,甚至是一个逃避之地。北京文化革命搞得这么厉害,我们到这里来暂且避一避,也没有想融入到群众中去,而且一切都不太习惯适应,人家看我们也不太习惯适应。”  

    就当时习近平的思想历程而言,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一个大城市长大的学生娃,一个怀着暂避风险的知青,要在这个避偏落后的小山村长期安家落户,的确需要一个艰难过程。接受访谈时,习近平坦承:“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有挫折和教训。上山下乡时,我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几个月后我回到北京,又被送到从前的太行山根据地。我姨姨、姨父把我妈妈带出来在这里参加了革命,他们都是我很尊敬的人。姨父给我讲他当年是东北大学学生,‘一二·九’以后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到太行山。他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姨姨也讲,那时我们都往老乡那里跑,现在你们年轻人,还怕去,这不对!听了他们的话,回去以后,我就按这个思路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一年以后,我跟群众一起干活,生活习惯,劳动关也过了。”  

    在经历了彷徨、纠结后,习近平逐渐调适了心态,他回忆道:“一同下乡的知识青年,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近一年时间里就我一个坚守在那里,感到十分孤独,但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  

    2004年8月14日,在接受《我是延安人》专访时,他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一刻我就很认真地对待,开始那真是叫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试图着去融入,接近、了解他们,而且客观上我也必须得依靠他们,因为当时我们全村的知识知青全走光了。”为了尽快融入梁家河,习近平与群众同吃同劳动,打成一片,少年习近平过了艰难的“五关”,分别是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习近平是这样回忆过“五关”的:  

    “第一关就是过跳蚤关。很有意思,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  

    第二关就是饮食关。刚才讲了什么都不会吃不爱吃,五谷杂粮,那哪是五谷杂粮,是糠菜半斤粮,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什么都吃了,没有还不吃嘛,最后爱吃老百姓送来的东西,这家送一个玉米糕,那家送来一个高粱米的团子,吃得都很好,酸菜成为我最好的美味佳肴,以至于到后来,我到现在还想念那个酸菜。我们曾经可能都有几个月不吃肉的经历,见到了肉以后我和我那个同学,切下来就忍不住生肉都吃了。  

    第三关就是生活关。生活关就是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后来就慢慢什么都学……  

    第四关就是劳动关。我刚去上了山就气喘吁吁,后来我们评的是6分……但是这一年下来我就干得没黑没白,风里雨里我们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然后一样一样地学,当然这些,一年过去了以后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后来就评成10分,10分还是里面最壮的劳动力。像我们到夏天担麦子,那也就是最多二百斤,十里山路一口气就下来了,这个是第四关。  

    第五个关就是思想关。开始是格格不入啊,我刚一去了以后,看到我们这个窑洞在半山上,星星点点的煤油灯,我跟我的同学说,我说你们感觉有没有像山顶洞人的感觉,那都是说得是很不像话了,但是后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住了七年。对老百姓是由怕他上炕,到请他们跟我一起睡觉,我这个窑洞里有四五个小伙子陪着我,晚上不仅是他们,村里的其他人,都是陆续地吃完饭以后进了我的窑洞,来串门,来听我讲古今,因为我的故事多啊,……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了,讲《三国》《水浒》《红楼梦》,跟大家都成为了好朋友。”  

    自从调整心态,放低身段,习近平生活在群众中间,劳作在群众中间,不分彼此。群众对习近平坦诚相待,让习近平做赤脚医生,做记工员、农技员。在回忆中习近平说道:“群众见我有所转变,对我也好起来,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屋子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时间大概是1970年,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他们愿意听城里人侃大山,讲他们不懂的事,渐渐地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这样,我在村子里有了威信。我那时不过十六七岁,村里几个老头有什么事也都找我商量。”  

    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后,习近平立定扎根梁家河。在这里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入团、入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二是带领村民打坝造良田,建沼气,种蔬菜。   

    1.入团、入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由于家庭变故与政审原因,习近平入团入党一路曲折,但他信念坚定。据习近平回忆,他的入团申请书前后写了八份,入党申请写了十份。“我那时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不入白不入,除非你不能让我入。”习近平在回忆时说道。入党后,梁玉明与文安驿公社党委推荐习近平接替自己做梁家河大队支书。村民张延兵回忆,为此村里开过一次社员大会,让同意习近平当支书的人举手。现场的人都举了手。张卫庞说,这是因为村民认为他“有文化,比农村人思想进步、想得深刻”。石玉兴说,当上村支书后,习近平开了一个村干部会,请村干部传授经验。他还经常去找社员交谈,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有时和社员开玩笑,他也嘿嘿地笑着拍社员的肩膀。“他直,不管你是谁,不讲脸面,不留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巩振福说。  

    2.带领村民打坝造良田,建沼气池,种蔬菜。1974年入党担任村支书后,习近平率先建起全省第一座沼气池,为此习近平专门前往四川学习。在回忆中,习近平说道:“首先是我做了大队书记以后,一直想找一点推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有一天我翻到《人民日报》,当时头版有一条消息就是四川省很多地方实行了沼气化。我很兴奋,我觉得沼气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在梁家河村要解决这个缺少柴的问题,要搞沼气。……当时是第一个池子,全省第一池,后来就变成全省第一村,全村7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村民也回忆:“1974年,习近平去四川考察之后,回村便修了第一口沼气池。石春阳记得,沼气管道一开始被堵,习近平用棍子捅,沼气‘呼’地冒了出来。‘成功了!’在那一刻,习近平手舞足蹈,高兴地像个孩子。石治山说,习近平走的时候,村里一共打了22口沼气池。沼气被用于做饭、点灯。”他还带头建了四个大坝,挖了水井。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有余粮了。……为改善村民生活,习近平还带领村民大力种蔬菜……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代理小商店)。”  

    经过彷徨、纠结、调适与融入后,习近平适应了“窑洞大学”生活。诚如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所言:“经过这么多的周折,‘文化大革命’的周折,上山下乡的周折,最后,这个村子需要我,离不开我……陕北高原是我的根,……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200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出席陕西代表团审议说:“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习近平从被动适应到主动作为,七年知青岁月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起点。  

    三、难忘岁月,美丽乡愁:心中装有千百万个“梁家河”  

    七年的梁家河岁月,“七年的农村生活,七年的甘苦与共,这段与黄土高原淳朴乡亲摸爬滚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岁月,不仅让习近平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也使他深切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深深融入到他的人生追求之中。”这是新华社对习近平七年“社会大学”生活的评价。  

    七年知青岁月建构起了习近平的梁家河记忆与乡愁:一是与父老乡亲们的持续交往和多次回梁家河、延安探亲;二是青春岁月的苦难记忆与知青群体优秀人物的正能量激励(王岐山、史铁生、路遥、王晨等);三是在治国理政时讲述梁家河故事。这些记忆通过影响广泛的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习近平讲述以及万千慕名而来的人们对梁家河的参观而逐渐放大,进入受众的视野,成为广受关注的独特现象。  

    (一)与父老乡亲的持续交往与多次回梁家河、延安探亲  

    1993年担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18年后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2009年,在延安考察调研,习近平会见梁家河村民代表及当年入党介绍人梁玉明。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带着浓浓乡愁,再次回梁家河(离开40年)“探亲”。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惦念乡亲,曾于1994、1995、1996、2007、2008、2011、2014年八次给梁家河回信。在外地工作期间多次接待父老乡亲。习近平2015年春节前回乡探亲情景,新华社2015年2月14日报道:13日上午,习近平乘坐的汽车一进入梁家河村村口,当年建造的一块淤地坝就展现在眼前。习近平随即下车,同迎候他的几位熟识的乡亲亲切会面,一起回忆当年建造淤地坝的劳动场景,了解如今淤地坝发挥作用的情况。他对随行的地方领导说,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要因地制宜推行。  

    从村口到村里长长的路上,习近平同乡亲们边走边聊。他来到插队时的房东刘金莲、吕侯生家,同他们忆往事、话家常,他到梁家河村第一晚住的窑洞里仍然保留着原样。刘金莲回忆起她嫁到这个村时习近平等北京知青闹洞房的情景,说年轻时习近平就很平易近人。村民吕侯生是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第二个房东,后因腿疾失去行走能力,当时担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专门把他接到福州就医,由于病情严重,腿最终没能保住,装上了假肢。一见面,习近平就询问他假肢好使不好使,生活过得怎么样,嘱咐他保重身体。听说总书记来了,村民们十分激动,纷纷赶到村委会小广场,围拢到总书记身边,争着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他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并同每一家合影留念。他深情地对大家说,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总书记心系梁家河,但总书记心里装着的是中国的千百万个“梁家河”。  

    (二)难忘知青群体  

    2004年8月14日,习近平接受采访时表示:“插队本身是一个标志界定的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感觉。”  

    知青亲身感受了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懂得了基层与农村生活,知道了什么叫贫苦、磨难,阅历变成了财富,苦难丰富了人生。这是“青春年华金子般美好的时光,一段苦难浸泡的生命历程,一道靓丽的青春彩虹。”  

    这批延安知青群体中,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试举三例:一是王岐山,曾任中纪委书记,现任国家副主席。1969年1月,北京35中高二学生王岐山与姚明珊来到延安市冯庄公社康坪大队。下乡初,习近平一次从北京返梁家河,“因路途遥远,先到了冯庄找王岐山借宿一夜,两人就合了一床被子,当时习带着一本经济方面的书,王岐山给留了下来。”二是路遥(1949—1992),延川人,曾与习近平住同一窑洞,2015年两会习近平会见东方卫视曹可凡时谈及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称:“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被誉为“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三是著名作家史铁生(1951—2010),作为北京知青插队延川。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谈及:“还有个作家叫史铁生,写了《我那遥远的清平湾》,这个清平湾就是过去他插队的延川县关家庄。”  

    (三)讲述梁家河故事  

    知青基因,梁家河岁月在习近平身上烙上了抹不掉的印记,他说他是黄土地的儿子,形成了“黄土情结”。习近平无数次讲述知青故事,如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采访时,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2013年5月4日,在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勉励青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时代要吃苦,经历摔打、挫折;2014年5月4日,在北大座谈会上,习近平以自己成长经历,勉励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5年9月22日,在美国西雅图发表讲演,讲述梁家河岁月,“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以梁家河变迁折射改革开放成就与中国3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以个人发展诠释大国发展,等等。  

    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梁家河学习大学问  

    梁家河记忆是最好的励志教科书。追寻习近平的梁家河岁月,我们或许能够从中得到如下启迪:  

    (一)了解国情社情民情  

    了解国情,走进黄土地。习近平生长于北京,去梁家河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娃。北京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而梁家河位于中国西北角,当时的梁家河还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未通公路与电。据曾与习近平一同下乡的知青戴明描述:“我们见到荒凉的黄土高原,以为快到目的地了,没想到走了那么久,还有更荒凉更贫穷的地方,当时真是感觉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但车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开,最后满眼都是黄土飞扬……”梁家河条件十分恶劣,山大沟深,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他们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糠菜半斤粮,当地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连肚子都填不饱,知青们将它描述为比世界尽头还要远的地方,习近平曾将其描述为“山顶洞人的感觉”。正是来到这里,才使习近平这批来自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清楚认识到我国的复杂国情,认识到城乡发展差距与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境况,认识到国家发展的真实面貌,认识到在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中国,不仅存在着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同时还存在着无数的“梁家河”。也正是贫苦的农村环境,促使知识青年进一步走入基层,了解中国。这是习近平认识农村农民的第一步,也是了解中国真实面貌的起点。  

    了解社情,走进社会基层。七年梁家河岁月是青年习近平真正走进基层、了解基层、扎根基层的开始,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起点。走进梁家河,习近平不仅看见了国家贫瘠土地的面貌,也了解了我国基层社会人民生活劳作的真实境况。据同习近平一同下乡的知青回忆:“记得我们那个大队的知青刚到村里时,近一个月时间都是到农民家轮流吃派饭……我们看到了农民住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看到了各家屋子里除了几件破旧家具外再没有什么,看到了有的农民为了节省一点煤油钱天一黑没什么事就上床休息,还看到了农村缺医少药、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现状……实实在在体验到了稼穑之苦和衣食之难,读懂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他们为生存、为过上好日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别具生面”的农村生活经历给习近平等城市知青的心灵带来震撼,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也使他们有所知、所悟、所学。  

    了解民情,走进人民群众。由于贫苦的梁家河与当时相对发达的北京在地区发展上存在着强烈落差,加之缺乏群众基础,习近平他们在刚来梁家河时,对这里的生活充满不适应,表现出与群众、环境的“格格不入”。据习近平回忆,刚去时他有点漫无目的,与群众互相不适应,老百姓对自己的印象也不是很好。而在逐渐接受、融入梁家河生活,过“五关”后,习近平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善良与朴实、温暖与可爱,认识到群众只要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你近他,他自然就近你,而不是像想象中难以亲近、难以理解与接受。在融入梁家河生活后,习近平与村民们真正打成一片,形成了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的重要感情羁绊。对于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时的场景,人民日报有如是报道:“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上清华大学,临走时,家家户户都请他吃饭。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排了很长很长的队送他上路,送了十多里,社员们还在送。习近平哭了,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立根原在群众中”,平民情怀最感人,习近平就是这样一位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平民书记”。  

    (二)锻炼自立自强自信  

    自立,在于学会自己生存、生活、生产,提高工作本领。习近平刚来梁家河时,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从年龄上看,当时下乡的知青年龄最大的二十一二岁,最小的十六七岁,而习近平下乡时年仅十五岁多。作为一名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少年,只身来到被群山阻隔的荒僻之地,所需要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从不适应到接受、主动适应,习近平在梁家河渐渐锻炼了自立。习近平在回忆“过五关”时说道,“我一去最受不了的就是跳蚤……,但是三年以后过去了,那也真是叫‘牛肉马皮’了,不怕咬了。”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吃不爱吃……,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什么都吃了”“生活关就是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后来就慢慢什么都学……,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就是在那打下的基础。”过劳动关时,习近平等人刚开始拿的工分和小姑娘一样, “我们觉得简直是一种歧视……,一年过去了以后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艰难的度过这“五关”,习近平不仅完成了从“0”分到“10”分的跨越,更是真正做到了自立,不再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城市娃,生存、生活、生产都能独立完成了,逐渐提高了学习与工作本领。  

    自强,在于勇于担当,磨砺意志,学习提高。梁家河生活虽艰苦,习近平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坚持读书自学不辍。下乡来梁家河时,习近平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看书,放羊时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在村民记忆中,习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学习使得习近平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与敏锐性,也使他在推动梁家河建设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用实践推动当地发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不屈从于命运。顺应环境、韧性坚持,习近平耐得住寂寞与孤苦生活。尽管被当作“黑帮子弟”,习近平依然坚定入团、入党信念,在先后递交八次入团申请、十次入党申请后,终于获批成为中共党员,随后还被推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书,完全以一副“铆足劲扎根干”的心态发展生活、生产。在梁家河生活中习近平克服难关,在工作学习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习近平曾借郑板桥之诗《竹石》喻志:“我想将之改几个字,作为我上山下乡的最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七年窑洞与毛泽东十三年窑洞生活磨砺、铸就了两代人民领袖坚强的意志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自信,在于志存高远,不坠青云,进取、提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七年艰苦的梁家河岁月是对习近平的历练,铸就了习近平的自信、坚毅和不凡。习近平曾言,插队生活使个人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知青生活虽苦,习近平没有气馁,农村劳作虽难,习近平没有退缩。从“什么都不会”到“什么都会”,习近平不仅锻炼了自立、自强,更是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砺了意志。阅历变成了财富,苦难丰富了人生。习近平在苦难中成长,把苦难当做一种锻炼,更从苦难中坚定了远大志向,能干大事的信心与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抱负。从能做、会做到做好,这是习近平梁家河生活中工作能力的转变,也是习近平对自我要求的不断提高,奠定了习近平日后政治理想的基础。  

(三)学会做事做人为官  

学做事,实践出真知。不深入基层,不走进黄土地,就不懂为事之难。起初,习近平不愿意接受劳动,认为农村劳作强度大,习近平回忆:“那种劳动强度使我感到震撼……,早饭到吃中午饭,中间就可以一次休息。”对于工作他也较为抗拒,说自己基本上不听招呼:“爬到山上我累得气喘吁吁了,我不干活了……”。而几年下来,习近平不仅顺应了农村生活,掌握了村里劳作的方法,开阔了眼界,更是逐渐懂得处事之道。在乡亲们眼中,习近平也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变成了“能吃苦、爱读书的好后生”,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到后来,习近平给乡亲们讲知识,讲故事,运用所学本领带领村民建沼气池,打坝,挖水井等,是习近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做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从疏远群众,到与群众融为一体,从被动接受工作到主动作为,并在工作中积极改革创新,习近平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七年梁家河岁月,习近平不仅学会了捻毛线、织衣缝被,学会在窑洞里、牲口圈铡草,学会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带领人民建沼气池、打坝,做建设,也学会了正确与群众相处,发动群众、依靠、团结群众。  

学做人,懂恩知孝,做“不忘一饭之恩”的大丈夫。习近平曾为患难时期的“布衣之交”吕侯生治病。在梁家河时,习近平曾与吕侯生一起住了两年多,多年前,吕侯生右脚受伤,被确诊为骨髓炎,为此,习近平曾亲自接他到福州治病,为他付医药费,给他寄钱。吕侯生感慨“如果不是习近平帮忙,我早就病死了”;习近平不忘延川县申易(1926-2011)老书记,寸草春晖。1970-1975年任延川县委书记、批准他入党的老书记申易,一直与习近平保持联系,2001年1月4日还在福州与习近平叙旧,2011年申易病逝时,习近平还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致电慰问并敬献花圈;怀念河北正定的至交贾大山(1943-1997),1998年习近平撰写《忆大山》,对贾大山的人品、文品给予高度评价,对贾大山的英年早逝表达深切哀悼,《忆大山》一文深情记述了习近平与河北乡土作家贾大山的情谊;习近平还为老首长、原国防部长耿飚撒骨灰(2000年),送老首长最后一程;习近平对父亲的至孝与父亲的言传身教也值得我们学习,2001年10月习仲勋88岁生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尽管父子情深,但以公务为重未到场,遂致函父亲:学做人、学做事、学信念、学赤子情怀。  

学做官,为民,律己,奉献,公平。“正如乡亲们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 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却干成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子。这种带头实干的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范。”七年梁家河岁月,习近平与乡亲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曾因表现优秀,县里奖励三轮摩托车给他,但他觉得不实用,就设法换成了群众更需要的手扶拖拉机、钢磨等生产工具;村里派发救济粮时,他为了一碗水端平,带领支部成员挨家挨户查看群众家里的粮囤,最终确定最缺粮的几户群众为救济户,乡亲们心服口服;看到村民买煤油、火柴等日用品困难,他就在村上办起代销店;看到妇女们白天在山里干活,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他就办起缝纫社;看到村里缺少燃料,就带领大家建起沼气池……习近平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总是走在前、干在先,苦活重活抢着干,干一件成一件,扎根于民,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总之,人民领袖习近平是从梁家河走来,从黄土地走来,从苦难中走来,从人民群众中走来。梁家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起点,也是中国梦、初心的萌发地。从这里我们或许能找寻到青春答案,读懂中国,知晓习近平坚定的理想信念,以身许党的政治定力与对党的忠诚,真挚为民的家国情怀,干在实处的工作作风。梁家河记忆是一面人生的镜子与励志教科书,是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也是锤炼党性的鲜活教材。梁家河有着大学问,我们要像青年习近平一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梁家河大学问中领悟到责任、担当、自律、感恩与人民立场的伟大力量。  

   

Copyright© 2022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版权所有